根据教育部和福建省教育厅疫情防控相关文件及《关于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及寒假工作安排的通知》(厦工综〔2021〕2号)、《关于做好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初教学工作的通知》(教务〔2021〕3号)等文件精神,为保证教学质量,2021年3月16日下午,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教研室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瞿丽闵老师主持,主要就开学前两周的线上教学问题与经验进行分享研讨,全体教研室专兼职老师参加了会议。
(全体教研室专兼职老师参加会议)
研讨会上,教研室教师围绕线上教学实际,依次分享经验和心得体会。采用录播与直播相结合,发放“学习通任务点”学习和“腾讯会议”直播交流课程重难点等多种线上教学方式。
黄妙红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利用“腾讯会议”直播和“学习通”相结合,通过提高课程质量来吸引学生。为了使在线课程效果、质量得到保证,在课程本身上下功夫。在课程中,黄老师引入了更多的媒体资源、课前发布任务点、课中连麦互动、课后群内答疑辅导,进一步提升课程的吸引力。
(黄老师上课截屏)
朱妍洁老师在讲授《创新创业导论》课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要求学生拍照上传讨论结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互动及听课效果。并且不断在学习通发布任务点,要求学生实时给予反馈。老师可以实时看到反馈的数据,根据反馈数据及时提醒没有发言的同学,提高了课堂效率。直播后,朱老师根据直播中软件统计的数据对学生进行提示,起到了督促的作用。
(朱老师线上上课场景)
(学生线上讨论场景)
兼职老师苏向荣对比了线上和线下教学情况谈到:线下课堂老师与学生面对面,能全方位把控课堂整体情况,老师对学生的监督作用更加显著,但是课堂活跃度相对没那么高,分组讨论效果相对比较不明显;而线上学习主要通过视频直播方式进行,老师不在学生身边,督促作用相对小一些,更加考验学生的自制能力,而线上讨论和主题活动会比线下效果好一些,学生在网络上自我表现会相对比较积极。
兼职老师高海燕谈到:线上教学学生能够回看,通过对知识的回顾加深思考与理解,集体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并且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弥补线下教学讨论中一问一答的固有模式所带来的弊端。
最后,瞿丽闵主任对本次教学研讨进行了总结。她指出,线上教学提高了知识传递的便捷性,提供了许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课下坚持广泛阅读学习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之与实际生活实践相结合。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教研室通过这次线上教学的尝试,有了更多课堂设计的思路与想法,对于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多有益的探索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