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工学院领导 |深入工业智造产业学院调研

来源:厦门工学院新质工业创作坊发布时间:2025-09-24浏览次数:13

近日,厦门工学院副董事长、执行校长李雄虎率各部门领导一行莅临工业智造产业学院进行专题调研与实地考察,全面了解了学院在智能制造领域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与阶段性建设成果。工业智造产业学院作为学校响应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深化新工科建设的重要载体,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等多家头部企业共建,致力于构建集"教学-科研-竞赛-产业-就业"于一体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生态。

构建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实景教学平台 推进跨学科融合育人

副董事长、执行校长李雄虎一行首先考察了学院以"数字孪生综合实践系统""离散行业智能制造综合实训系统"和"5G工业互联网运维系统"为核心的实景教学平台。该平台集成工业机器人、AGV(自动导引车)、MES(制造执行系统)、5G+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构建了高度仿真的智能制造工程环境。

李雄虎副董事长、执行校长特别关注了学院以企业真实项目贯穿教学的创新做法。学生以"工程师"角色代入,独立完成小型智能制造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与交付,形成了"教学-实践-创新"闭环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工程实践与系统集成能力。

推进科研协同创新 构建工业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研发平台

在校企协同科研创新方面,学院结合新质工业创作坊资源,依托西门子共创实验室和5G+工业互联网硬件平台,重点开展"工业人工智能应用平台"与"工厂级数字孪生系统"的研发与集成。学院围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通过企业典型工程项目、智造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及新质生产力产学研项目,推动师生共创和技术协同攻关。

此外,李雄虎副董事长、执行校长指出,这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的科研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科研与工程能力,更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技术升级,培养了创新思维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总结与展望:打造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新高地

调研结束后,李雄虎副董事长、执行校长对工业智造产业学院的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学院通过"产业需求牵引、企业深度参与、教学科研联动"的模式,构建了多维融通、多方协同的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初步形成了产教融合的新工科建设范式。


文:刘柏旭,赖诗祺

图:夏梓凯

排版:吴雨欣

审核:赖诗祺

终审:陈珍姗

文章来源于厦门工学院新质工业创作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