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不分先后) | ||||
序号 | 实验区名称 | 实验区负责人 | 所属学科门类 | 学校名称 |
1 | 厦门大学药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 张晓坤 | 理学 | 厦门大学 |
2 | 机电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区 | 姚斌 | 工学 | 厦门大学 |
3 | 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王丽霞 | 公共管理 | 华侨大学 |
4 | 勘测与规划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黄真萍 | 地矿 | 福州大学 |
5 | 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申绍杰 | 土建 | 福州大学 |
6 | 轻化工类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陈礼辉 | 工科 | 福建农林大学 |
7 | 应用麻醉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林财珠 | 医学 | 福建医科大学 |
8 | 化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陈建新 | 理学 | 福建师范大学 |
9 |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刘英杰 | 教育学 | 集美大学 |
10 | 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陈锦秀 | 医学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11 |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 陈宝兴 | 工学 | 漳州师范学院 |
12 | 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 缪匡华 | 行政管理 | 福建江夏学院 |
13 | 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 创新实验区 | 洪燕萍 | 理学 | 龙岩学院 |
14 | 独立学院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肖华山 | 教育学 |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
15 | 生物技术专业植物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陈勇 | 理学 | 宁德师范学院 |
16 | 服务闽东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谢红璐 | 工学 | 宁德师范学院 |
17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张鼎如 | 管理学 | 莆田学院 |
18 |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郑炳云 | 工学 | 莆田学院 |
19 | “教学、科研、生产”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吴晓 | 创业教育 | 莆田学院 |
20 | 闽南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陈桂炳 | 历史学 | 泉州师范学院 |
21 | 泉州地区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戴聪杰 | 理学 | 泉州师范学院 |
22 | 海西软件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王晓东 | 工学 | 泉州师范学院 |
23 | 文化创意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邓天杰 | 文学 | 三明学院 |
24 |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黄河宁 | 理学 | 三明学院 |
25 | 艺术设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 李锐军 | 艺术 | 武夷学院 |
26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 王效华 | 电气信息 | 武夷学院 |
27 | 新建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刘天健 陈利永 |
工学 | 闽江学院 |
28 | 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许步国 | 法学 | 福建工程学院 |
29 | 建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林从华 | 工学 | 福建工程学院 |
30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水暖电燃气空调工程)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侯根富 | 工学 | 福建工程学院 |
31 | 中小学校长培养培训 | 程灵 | 教育学 | 福建教育学院 |
32 | 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袁勇麟 | 文学艺术 |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
33 |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潘日晶 张杰 |
工学 |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
34 | 双课堂体系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王秉安 | 管理学 |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
35 | 独立学院航海类专业适任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高岩松 | 工学 |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
36 | 产学研结合的环境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黄明强 | 工学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37 | 独立学院应用型土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王国杰 | 工学 |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
38 | 具有良好工程素养的光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朱文章 | 工学 | 厦门理工学院 |
39 |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陈昌萍 | 工学 | 厦门理工学院 |
40 | CDIO创新实践中心 | 唐晓明 | 工学 | 华侨大学开云官网入口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