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坊成立于2016年,是学校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以及全校工程实训的执行部门。工程坊下设办公室、三个“中心”(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管理中心、工程实训中心和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和工程文化馆。现有187间实验室,其中实训场所31间、基础实验室88间、专业实验室68间。面积共计23974平方米,设备总投入已8849.56万元。截止2021年已建成7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其中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现有工作人员15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6人(主任1人、副主任2人、办公室主任1人、秘书2人)、机械实训中心主任1人、实习指导人员8人。
基本任务是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工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活动场所、物资资源和技术支撑,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管理全校实验实训室、同时协助各二级学院,完成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申报。
(2)完成全校所有专业学生的金工实习、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数控实习以及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训等教学计划内的实践教学任务。
(3)搭建创新实践平台,为全校学生的项目创新实践(包括CDIO项目)和自主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地。还可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成果、各种参赛作品的制作以及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持。
(4)为相关工种(数控车工、数控铣工、汽车维修工、维修电工等)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以及相关商务(金融、财务、商务综合、跨专业综合、综合业务仿真等)的培训提供场地、设备和师资。
(5)将工程文化馆作为对青少年实施现代工程认知教育的基地,不仅面向我校所有专业大一的新生,而且面向社会开放。
一、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管理中心
实验室及仪器设备中心是工程坊的重要组成部分,秉以“支持、服务、共享、开放”作为我们的宗旨。肩负着统筹全校教学实验室规划建设与管理、仪器设备的技术论证与运行管理、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管理、实验室安全与环境管理以及实验技术物资管理的工作职责。以“服务教学科研、推进开发共享、精细设备管理、保障安全运行”为工作理念,努力为实验室发展提供优质的条件保障和管理服务。
目前我校已建成6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见表1),同时为方便日常工作上的沟通与协调,以二级学院为单位设立7个相应的实验分中心。目前我校拥有187间实验室,使用面积23974㎡,总价值8985.49万元。
表1 我校已建成的省级实验教学中心
序号 |
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
建成年份 |
使用面积/㎡ |
1 |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2012 |
1435 |
2 |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2016 |
3627 |
3 |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2017 |
2668 |
4 |
工程坊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2017 |
625 |
5 |
建筑与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2017 |
248 |
6 |
机械工程(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2018 |
248 |
7 |
柔性制造装备集成省重点实验室 |
2019 |
120 |
二、工程实训中心简介
工程实训中心成立于2018年,是一个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教学主线、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导,建设学科交叉的综合实践创新训练与制作平台。另已与厦门新页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扬森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签约,作为校外实习基地。
同时按照我校的实际情况,已建立分层次、模块化的教学体系,满足不同专业、学科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了与理论教学密切关联的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
工程实训中心现有教职工19人,形成了一支由专任教师、具有丰富实际操作与培训技能经历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等组成的实训师资队伍,都是具有企业实践经历和教学培训经历的高级技工人才。工程实训中心现有使用面积共计1254平方米,设备总投入已达713.89万元。设有数控加工实训区(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冷加工实训区(车工、钳工、铣工、磨工等四个工种)、热加工实训区(铸造、焊接)、特种加工实训区(激光加工、线切割、电火花成型等),目前可完成学校所有专业学生的金工实习Ⅰ、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金工实习Ⅱ、机械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数控技术》课程的数控实习等。除了完成教学计划内的实践教学任务,还承担学生的开放性实验、大学生创新实践实习任务、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等。此外,工程实训中心每年除了完成学校约2000名本科生工程训练任务外,还充分利用工程实训中心的设备和师资资源,完成数控车工、数控铣工、汽车维修工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并于2020年获批开云官网入口app 职业技能鉴定站(数控车工、铣工)。
三、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简介
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目前使用面积583㎡,各种仪器设备77台套,建有项目实践活动室、自主实践活动室、各种赛事团队活动室、小型零件制作室和基础元器件室等,可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活动空间和制作小型零件的基本条件。
创新实践平台均对全校师生开放,鼓励学生在网上申报立项,获得批准后可到工程坊实施,项目完成后按计划验收。此外,还将机械和电子电气的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成为产品研发的制作基地,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成果、各种参赛作品的制作以及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装备和技术保障。
四、工程文化馆简介
工程文化馆位于工程坊大厦四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总投资(不含建筑、装修)450万元。工程文化馆展示的内容除现代工程概论、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等之外,还设置机械(含机器人、汽车)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含通信)工程、建筑(含土木)工程、计算机工程、管理工程等现代工程的专业展厅,综合运用空间艺术设计、实物模型和VR技术、AR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化集中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集成、软件应用开发等技术手段,对各个现代工程进行具体的介绍,并充分挖掘各个工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现代工程的认知教育是实施工程实践教育的第一步,工程文化馆不仅是我校对所有专业的新生进行现代工程认知教育的场所,而且还对社会开放,成为厦门对青少年实施现代工程认知教育的基地。
图1 工程坊组织架构与工作职责